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质量管理 >> 质量标准
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作者:周玉丰  日期:2024-03-18  浏览次数:275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一、建设依据与原则

(一)建设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参照教育部已公布的课程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特制定学院课程建设标准。

(二)建设原则

1.分类指导、分级推进

为增强学院课程建设的针对性,提高课程建设水平,课程根据建设目标分为教学改革类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 项目化教学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院级、省级、国家级)。课程建设实行分类指导,分级推进。

2.突出重点、带动全面

学院的课程建设要在全面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有计划、分步骤地重点建设一批课程,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使之在课程建设中优先发展、积累经验,进而带动学院课程全面发展。

3.实效为先,服务专业

课程内容改革、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教学改革,始终要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着力点,契合课程定位和发展目标,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标准制定

(一)制(修)定原则

1.以服务专业需求为根本要求, 契合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各专业对接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明确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把专业发展走向、 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融入课程教学,使课程标准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2.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课程思政贯穿式培养

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突出岗位群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景构建课程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与具体岗位特点相结合,以多渠道、多角度渗透式进入所有课程,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3.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贯彻学中做,做中学 的课程设计理念,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课程可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或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探索和实施混合式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

4.以学生成果为评价基本标准,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以学生学习成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以能力考核为核心, 根据不同课程特点,采用多形式、多阶段考核,强调过程性考核成果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加大过程性考核比重。

5.以教学应用为驱动,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

以教学应用为驱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在线开放课程、专业资源库等信息化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二)课程标准基本内容

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开设的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均应制订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考核与评价、教学相关要求等八个部分。

三、课程建设标准

课程根据建设标准分为一般课程、院级教学改革类课程(混合式教学、项目化教学)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院级、省级、国家级)。

1 一般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释义

建设质量标准

A类理论课

B类理实一体课

C类实训课

教学资源

课程标准

有符合本专业教学要求和行业企业标准的课程标准(有无)。

课程教材

是否选用通用教材、校企合作教材或优秀教材之一,选用过程是否客观、公开透明。

教学计划

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有特色有创新,内容结构完整,难点、重点突出。反映学科新成果,使用效果好。

授课教案

有无完整的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完全体现高职教育学生特点,教案设计充分体现个性化。

课程标准修订

总次数

1

1

1

授课教案修订

总次数

1

1

3

实验实训指导书

实训内容完全按照实际工作岗位、工作项目进行设计。

-

-

实验实训报告册

能体现学生实训过程,总结性报告。

-

-

课件

每个课时配有PPT课件,盖章节率(百分比)

90%

70%

50%

实训项目

课程内容完全按照实际工作岗位、工作项目进行设计,实训项目数/学时

-

-

2

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职称条件(不低于)

讲师

讲师

讲师

课程团队

人数(不低于)

5

5

5

学历结构

硕士及以上占比(百分比)

30%

30%

30%

职称结构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百分比)

20%

20%

20%

双师比

双师比(百分比)

-

50%

60%

教师团队中企业兼职人员

人数

-

1

2

团队学习培训

近三年人均次数

3

3

4

师生比

授课学生数/教师个数

50

50

50

硬件保障

校内实训基地

课程相关实训室个数

-

1

1

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生产实训基地个数

-

-

1

多媒体教室

是否满足课程教学

教学实施

作业布置

作业次数/学分

4

3

2

作业批改率

作业批阅次数/作业总次数(百分比)

90%

90%

90%

学生到位率

平均百分比

90%

90%

90%

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次数/学分

2

2

2

调课次数

调课次数/课堂次数(调课率低于)

10%

10%

10%

教学事故

教学团队事故次数低于/学年

1

1

1

教学评价

学生评教

平均成绩

85

85

85

同行评教

平均成绩

85

85

85

督导评价

平均成绩

85

85

85

教学效果

及格率

百分比

80%

80%

80%

优秀率

大于等于90分百分比

15%

15%

15%

期末考试

平均成绩

65

65

65

总评平均成绩

平均成绩

70

70

70

学生比赛获奖

近三年省级及以上获奖人次

-

1

2

教师比赛获奖

近三年院级及以上获奖人次

1

1

1

 

2 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建设质量标准

在线学习资源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基本信息完备。基本信息包括教师简介、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核标准、课程通知等内容。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以章节知识点碎片化呈现,以实际课堂的时间序列,按照课程章节或学习单元将教学材料结构化,各章节或单元内容按知识点碎片化。根据知识点的特点确定材料的精炼呈现方式,包括文字、音频、视频。引入案例、思维导图、习题等综合性的教学设计串联知识点,保障在线学习的有效性。

及时更新

常规性教学资源更新及时,包括课件、讲稿、教案等常规性材料,经常更新,以便于学生反思和再次学习。

拓展性学习资源

拓展性学习资源丰富,有丰富的试题(试卷)库、作业(作品)集以及形式多样的拓展资源。

在线学习

课前在线教学活动

课前在线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适合学生自学的在线学习任务,通过测验、作业、讨论等在线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自学知识有所体悟。

在线课后反思

利用网络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课后反思,利用网络的延展性,通过教学笔记、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合适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或学习过程进行深入的反思。

在线学习活动管理

对在线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适当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尽快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在线学习的学习效率。

师生在线互动交流活跃度

师生在线互动交流活跃,课程平台活跃度应达到以下条件:

学生进入课程次数/学生人数>计划学时/2(讨论文章数量+批改作业数量+教学笔记)/学生人数>计划学时/2;教师上传教学材料>计划学时/2;教师发布作业>计划学时/8

课程数据采集和分析

注重课程数据采集和分析,充分利用学生在线学习的数据,结合问卷调查或其他教学活动实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并利用这些反馈信息深入分析,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准备

有针对性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课前在线学习情况及产生的问题,确定讲授知识重点与难点。

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明确界定知识、能力、素质的不同要求,突出课堂内容教授重点、难点。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基于问题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及课堂组织

教学模式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自我、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成为课堂的中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

课堂组织

课堂教学组织有序,对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与反思。

教学节奏

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灵活、恰当地根据学生参与反馈的情况,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节奏和内容。

学习评价

针对各项教学环节有合理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活跃、民主、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各项教学活动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立德树人,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协作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

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具体明确,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3 项目化教学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

建设标

课程定位

——

课程采用以任务、案例、项目、混合式课程等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教学方式。

课程设计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符合课程整体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明确、具体、可实现、可检验,体现项目化特征。

教学教案

教学教案按项目任务进程设计内容,目标,要求,时间明确。

评分标准

按具体教学项目和任务拟定的评分标准。

课程内容建设

单元设计

单元设计内容与课程教学大纲配套,与课程整体设计中信息保持一致。具有与单元设计配套齐全的教案、实施课件、理论课件、点评课件、微课、各种素材等材料。

整体设计

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反映社会发展对该门课程知识结构的新要求和 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实施项目、案例、工作过程导向、翻转课堂等课程教学,有相对完整的课程整体设计,考核设计涵盖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

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教辅

有高水平的课程标准、教材、教案、讲稿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辅助资料完备,有较为系统和规范的习题库。

教学平台

灵活选用各种教学手段,建立适宜讲学练结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现代教育

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强化能力训练。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

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教师队伍稳定。

 

4 院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一级指

二级指

建设标

课程定位

——

支撑各专业开展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支撑各专业进行混合式教学 与课堂教学新形态建设,服务学生自主学习、辅助教师教学,逐步培育 省级及以上重点课程。

课程设计

教学模式

广泛推广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实现了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教学方法与手段

积极开展新形态课堂建设,运用探究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方式方 法,强化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优化教学过程。

课程内容建设

内容选取

按照科技发展水平、胜任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选取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 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内容组织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 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教、学、做结合,理论 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建设

编制、出版高水平配套教材(国家规划教材、省部级获奖教材、立体化 教材、校本教材等),为学生提供了充足有效的文献资料。

资源数量

微课视频、音频、动画时长值不低于5(时长(分钟)/课时)总量不少于 1(个数/课时)。

资源类型

课程教学资源应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类:基本资源是课程教学实 施的支撑性网络资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系统、完整的教学资 源保障,能与实际教学条件相结合支撑教学活动,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 应包含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习题等;拓展资源是在基本资源基础上,面向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扩展的自学、培训、 进修、检索、科普、交流等内容,体现课程技术特点并向产业领域扩展, 如教学素材库、培训包、工种包、企业案例等。

原创性

原创性资源比例较高,使用非原创性资源应注明出处,不存在严重知识 产权争议。

持续更新

每年课程资源更新比例不低于20%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负责人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 承担或参与过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承担或参与过校企合作或相关 专业技术服务项目。

教学队伍

教学团队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合理;具有适当的行业 企业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任务。

课程考核评价

——

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建立了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考评思路明 确;实现了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考核评价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形成 了课程考核标准,有具体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分标准, 便于操作,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教学应用情况

——

通过学院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或其他教学平台将该课程应用于相关专业日 常教学过程,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线上线 下混合式教学,支撑课堂教学新形态建设。

 

5 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一级指

二级指

建设标

课程定位

——

带动各系(院、部)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带动各系(院、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转变,显著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师信息化水平,逐步培育国家级重点课程。

课程设计

教学模式

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突出能力培养主线;推行项 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施新形态课堂建设,运用探究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强化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优化教学过程。

课程内容建设

内容选取

按照科技发展水平、胜任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选取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 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内容组织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 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建设

编制、出版高水平配套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省部级获奖教材或立体 化教材等),为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了充足有效的文献资料。

资源数量

微课视频、音频、动画时长值不低于8(时长(分钟)/课时)总量不少于 1.2(个数/课时)。

资源类型

课程教学资源应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类:基本资源是课程教学实施的支撑性网络资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系统、完整的教学资 源保障,能与实际教学条件相结合支撑教学活动,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 应包含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习题等;拓 展资源是在基本资源基础上,面向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扩展的自学、培训、进修、检索、科普、交流等内容,体现课程技术特点并向产业领域扩展,如教学素材库、培训包、工种包、企业案例等。

原创性

原创性资源比例较高,引用非原创性资源,除指明作品的名称和作者的 姓名(名称)外,均已获得许可使用的授权,知识产权清晰。

持续更新

每年课程资源更新比例不低于25%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师德高尚、治学严谨; 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近三年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近五年主持或参与省级教学指导方案开发、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或 精品课程建设等;应具有到相关行业、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经历。

教学队伍

体现校企融合、结构合理原则;团队成员应具有一定比例的行业企业专 家,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课程考核评价

——

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建立了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考评思路明确;实现了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考核评价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形成了课程考核标准,有具体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分标准,便于操作,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教学应用情况

——

课程在学院范围内实现共享,实现教师灵活搭建课程模块和学生自主拓展学习功能,实现混合式教学。

 

6 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一级

二级

建设标准

课程定位

——

引领学院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学院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 术手段共建共享,推动学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学院课程改革和优质课程建设提供成功范本和成熟经验,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师生和社会 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教学模式

注重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组织新模式,构建教与学新型关系,积极开展课程内容重构,适合在线学习和混合式教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施新形态课堂建设,通过课程平台,教师为学习者提供测验、作业、考试、答疑、讨论等教学组织活动,及时开展在线指导与测评。各项教学活 动完整、有效,按计划实施,学习者在线学习响应度高,师生互动充分,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和自主式与协作 式学习。

计教

微课视频、音频、动画时长值不低于10(时长(分钟)/课时)总量不少于1.3(个数/课时)。

创性

使

30%

的 教密切

,“教学

课程诊断与考核

——

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建立了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考评思路明确;实现了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考核评价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形成了课程 考核标准,有具体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分标准,便于操作,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建立了数量充足的试题库,能够 进行在线考核评价。

教学支持

团队服务

每位团队成员均需要通过课程平台,按照教学计划和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测 试、考试、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及时开展有效的在线指导与测评。

学习者活动

学习者在线学习响应度高,师生互动活跃。

应用效果及评价

开放性

面向其他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学习程度高。

课程本校应用情况

在本校将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结合,推动教学方法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在其他高校和社会学习者中应用共享情况

共享范围广,应用模式多样,应用效果好,社会影响力大,受益教师和学习者反馈、评价高。